朝陽城市更新打造「一半森林一半城」
2024亮馬河論壇日前舉辦,論壇中展示了朝陽區在城市更新方面的實踐成果、典型案例和經驗做法。
亮馬河論壇為期兩天,圍繞「城市更新」話題,邀學者、藝術家以及國際組織、國際機構、知名企業發表演講和對話。論壇共分4個內容板塊,包括水岸經濟、生態環境、城市更新、花園城市。
湧現眾多經典案例
近40年來,朝陽區經歷了快速城市化。如何做好城市更新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我們科學規劃、分類施策,希望通過城市更新建設一座人們喜愛的城市,讓每一寸土地都孕育希望,每一座雕塑都值得欣賞,每一束燈光都點亮生活。」朝陽區委書記文獻在開幕式上說。
近年來,朝陽區在城市更新方面探索了一系列微改革、微創新。2022年以來,共獲得各類城市更新獎項30項,居於北京之首,湧現出阜園、望京小街、麗都商圈等案例,THE BOX朝外、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更是成為「現象級城市更新案例」。
亮馬河的更新最具代表性,現已成為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在「以河道復興帶動城市更新」的探索中,亮馬河畔的空間被騰退出來,18公里濱水綠道貫通,24座跨河橋煥然一新,遊客能乘船夜遊。
打造花園城市示範區
繁華的城市裡悠悠水韻和盎然綠意更多。通過城市更新行動,朝陽打造了68個「無界公園」,累計建成城市綠地1.6萬公頃、公園綠地6400公頃、各級綠道約310公里,形成花園城市示範區「一半森林一半城」的生態底色。東五環的通惠渠完成治理後擁有槳聲燈影和古韻水岸。壩河濱水空間通過實施 水利水生態工程、慢行連通、綠化美化等,打造出一條時尚活力水岸。此外,在北小河、亮馬河(四環以下段)、東壩中心公園、壩河(東壩北西區段)等地方,還將營建更大尺度的城市濱水空間。
城市更新為商業注入活力
朝陽坐落著很多知名商圈,城市更新也為商業注入了活力。百年商街朝外大街正開展北京首個片區類城市更新項目,沿線的商業體、道路、公共空間統一開展更新。去年,首個商業項目THE BOX朝外|年輕力中心開業了,它引進首店超40家,小坡劇場、空中籃球場、沙灘露台等受到了年輕人的熱捧。短短一年,商場售賣近450萬件商品,達成5億元人民幣的消費金額,客流量超1500萬人次。「這裡預留了大量的可變化空間,場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變換。」運營方盈展集團北京公司副總經理李立說。
更多的城市更新項目還將在朝陽湧現。接下來,朝陽區還將全品類試點探索城市更新任務實施。(朱松梅)
不種時令花卉 種野花野草
城市綠化帶引入「野趣」
最近,開車經過京通快速路和安立路會發現,綠化帶中的一簇簇野花野草生機勃勃,這是朝陽建設「花園城市」的新嘗試。
「紫氣東來」添野趣
京通快速路四惠橋橋區附近,一片片紫色系花團鑲嵌在路邊。參差的花草以紫菀、華北香薷為主,給快速路增添了詩意,旁邊還生長著一叢叢小兔子狼尾草和纖序芒。
這裡從前佈置的是綠籬和月季,景觀效果單一、養護成本高,而且存在退化現象。「這次改造中,我們將宿根花卉佈置成塊狀花團式景觀,既保留了原有綠化帶的層次感,又增添了新的視覺焦點。」朝陽區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處景觀的主題是「紫氣東來」,所用的植物色彩柔和、花期長,能夠在城市環境中展現出不錯的生長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花園選用的植物並不是時令花卉,而是鄉土地被,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野花野草,它們的花期長,皮實好養。在設計和搭配上既時尚現代,又野趣盎然。
選擇「扛造」鄉土花草
此前,北京已試點在公園綠化中應用野花野草,但城市道路的條件更加複雜,比如尾氣嚴重、排水不暢,有時還會被除雪劑飛濺到。因此要選擇更「扛造」的植物,既能過冬也能度夏,還得耐澇。
「同一條路,每一小段的情況可能都有差異。我們要根據小生境,選擇適合的花草。」設計方、北京市園林古建設計研究院的王賢說,比如安立路有一小段特別容易積水,就栽植了千屈菜。這種水生植物之前極少用於市政道路。
花園在設計上充滿巧思。跟公園景觀不同,快速路兩側的綠化要考慮車行視角。司機和乘客都無法定睛細看,所以植物的品種要適度重複,注重韻律感,同時又不能讓人覺得凌亂、頭暈。
比如安立路邊的花園,每個組團的長度在30米以上,既保證景觀連續性,又讓駕乘者在行駛中捕捉到這份細膩的美。植物品種選擇以粉藍色系為主,紫菀、紫松果菊、鼠尾草等;同時點綴以黃色,如賽菊芋、甘野菊、草蘆和格拉茨芒草。
等待綻放也欣賞凋零
在京通快速路和安立路旁,野花野草長勢不錯。每天開車經此地往返的車主張先生第一時間注意到了路邊的變化。「我很喜歡現在這些小花園,色彩更豐富。」他說。
四季輪轉,野花有盛開就有凋零。「過去的觀念中,要求路邊的花草要呈現完美的狀態。」王賢說,所以花卉要帶著骨朵兒栽下去,剛凋零就要趕緊撤下。但鄉土地被不同,「希望大家欣賞花的綻放,也欣賞它的枯萎、凋零,耐心等待再次與它們見面。」(朱松梅)
中外嘉賓流連「考古與中華文明溯源展」
首屆世界古典學大會推出的「考古與中華文明溯源展」日前在中國考古博物館開展。300餘位中外嘉賓參觀出土文物,體驗編鐘演奏。
展覽由中國歷史研究院主辦,中國考古博物館承辦,中國16家考古文博單位共同推出,完整構建「中國百萬年人類史、一萬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國文明體系化發展脈絡。據介紹,博物館一層新辟河北泥河灣、湖北學堂梁子遺址展廳,新增上展文物110餘件(組),展示中華大地百萬年人類史。博物館二層系統勾勒中華文明起源形成發展圖景,新增文物160餘件(組),調整、新增展覽文字、圖片信息110餘處。博物館三層豐富完善夏商周王朝特質,揭示中華文明的統一性、連續性等突出特徵。新增260餘件(組),豐富二里頭展線,科學闡釋夏文化內涵。增加二里頭宮殿模型復原和精品文物,如體現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二里頭象牙權杖;對夏家店下層文化彩繪陶器進行最集中、最全面展示,凸顯二里頭文化多元一體格局。
參展過程中,中外嘉賓細細品味每一件展品。河南安陽殷墟遺址於2004年出土的殷商時期的馬車;河南安陽小南海遺址出土的石片、凹刃刮削器、砍砸器、石錛、石鑿、雕刻刮削兩用器等舊石器時代文物;北辛遺址出土的罐形陶鼎、紅陶缽;北首嶺遺址出土的折腹小平底陶罐、陶缽、陶瓶等文物,都讓嘉賓們流連忘返。(路艷霞/文 方非/攝)
溫榆河公園百畝稻田「開鐮」
孩子們學農割稻撈泥鰍
百畝稻田成熟了,溫榆河公園(朝陽段)日前舉辦首屆開鐮節,還邀請孩子們來開鐮割稻,體驗農事活動。
從25號門進入溫榆河公園,不遠處就是一大片黃澄澄的稻田。上百個孩子在田里忙活,他們是北京八十中溫榆河分校和金盞學校的學生,專門拿出半天時間,體驗農事活動。
公園為大家準備了雨鞋、手套和草帽。孩子們幹起活兒來像模像樣,左手用力揪住稻子,右手持小鐮刀,唰唰的割稻聲很有節奏。五年級的汪翔是個圓臉男孩,他抱著自己收割的水稻,笑得開懷:「我很快就找到了竅門,左手得把稻莖扽緊,鐮刀要用猛勁兒。」
收割後,孩子們用草繩把水稻一捆捆紮起來。除了割稻,他們還體驗了給水稻脫粒、脫殼的過程。勞動是辛苦的,也是快樂的,稻田周邊充滿了孩子們的笑聲,收完水稻,他們還拿起撈網去田里撈泥鰍。
朝陽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片基本農田種植了100多畝優質小站稻。不遠處還有一片70畝的玉米田,選用的是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選育的農科糯336複合型鮮食玉米。玉米之前已經收穫,開鐮節當天,專家們也請學生們品嚐了糯玉米。
溫榆河公園建設管理有限公司經理欒鳴說,溫榆河公園的規劃面積為30平方公里,橫跨朝陽、順義、昌平三區,有京城最大「綠肺」的美譽。建設時,公園中的多片農田被保留下來,栽種水稻、玉米、油葵、油菜等農作物,芸上梯田還成了最具代表性的景觀節點,為市民尤其是兒童提供一處都市學農的好地方。(朱松梅/文 程功/攝)
中醫藥博物館開館亮出「鎮館之寶」
經過一年多的提升改造,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博物館近日重新開館。館內收藏了2000餘件醫史文物、善本醫籍,還有2850餘種、6000餘份中藥標本,涵蓋中藥材、中藥飲片、植物藥浸漬標本、動物剝制標本及礦物藥標本等,中藥種類、數量在中國中醫藥博物館中名列前茅。
博物館分為中藥綜合、中國醫學史兩個展廳,位於北京中醫藥大學和平街校區內。中藥綜合展廳裡,飄著淡淡的中草香。「礦物藥、大型植物藥材、九大仙草、中藥炮製、外來中藥等展區,都是首次露臉。」館長盧穎教授介紹,在已知的上萬種中藥資源中,礦物藥僅佔約150種,數量雖遠少於植物藥和動物藥,但療效確切,作用迅速,在中醫藥寶庫中佔據重要地位。
展櫃裡,硃砂、爐甘石、雄黃、雌黃、孔雀石等礦物名稱耳熟能詳。盧穎說,它們都能被當作中藥使用。「這塊表面呈橘紅色的礦石是雄黃,入藥有殺蟲、解毒之效。雄黃、雌黃不僅能入藥,還是古代壁畫中常見的礦物顏料。」
隔壁的大型植物藥材展區,展示了甘草、黃芪、紅芪、苦參、貫眾等中草藥,大而奇特是它們的共同點。一根足有一人高、最粗處直徑近半米的葛根很吸睛。盧穎介紹,博物館內還有20年以上的野生大棵黨參、巨型人參趴貨、特大黃精標本等,把它們一起展出意在引發觀眾對中醫藥的好奇和興趣。
中國醫學史展廳以《中國醫學史》教材大綱為主要布展脈絡,按照不同歷史時期展示中國醫學發展的輝煌歷史。被譽為「鎮館之寶」的清代圓藥櫃擺放在正中,呈高170厘米、直徑87厘米的圓柱形。「藥店中盛放中藥飲片的藥櫃叫『百眼櫃』,一般是由長排靠牆的櫃子組成,而這件藥櫃不僅是圓柱形的,還可以轉動。」該館醫史部主任甄雪燕介紹。
湊近看,觀眾還能看到每個藥斗表面的標籤上寫有藥名,櫃門用金漆彩繪著神農、扁鵲、華佗、李時珍等人物圖。博物館還在展櫃頂部巧妙地設計了一面鏡子,照出圓藥櫃頂部的紅色字跡:「歲次乾隆廿八年麥熟斯仁褟,造好自珍傳」及「斥銀百餘歷三載有七成圓走十二草饈櫥」。甄雪燕解讀,這說明了圓藥櫃製造耗時3年零7個月,於1763年完工。
為了向觀眾更生動地科普中醫藥知識,博物館新設聞香識藥、中藥飲片辨識等互動體驗項目。該館分類放置了內含常用中藥飲片的標本瓶,觀眾可在專業工作人員指導下,通過嗅聞、觸摸等方式認識中藥。展廳內還復原了一處古代藥店場景,讓觀眾沉浸式體驗中醫藥文化。(何蕊/文 和冠欣/攝)
拆圍欄免安檢 解除封閉管理
奧林匹克中心區打造無界公園
地處北京中軸線北端的奧林匹克公園,是世界最大的綜合性奧林匹克文化展示區,其中鳥巢、水立方、國家體育館等奧運場館所在的公園中心區早已成為首都旅遊新地標。最近,自2008年就豎起的圍欄拆掉了!1萬多米圍欄拆除之後,遊客在公園內外穿行更方便,園區還添了咖啡館、自行車店舖等設施。
時值初冬,北京今年氣溫偏高,氣候宜人,奧林匹克公園廣場上的銀杏樹金黃一片,把鳥巢、水立方等建築襯托得更顯宏偉。公園中心區此前一直實行封閉管理,須接受安檢再入園,在旅遊高峰時段經常出現客流擁堵,容易引發安全隱患。最近,原本的2號安檢口及縱橫交錯的鐵圍欄不見了,一眼望去,空間十分開闊。按下快門就是一張美景,拍照不用來回找角度、避圍欄了。
北京奧林匹克中心區管委會副主任陸聞宇介紹,公園近日撤掉了6個安檢口,共拆除邊界圍欄5392米,並協調中國歷史研究院考古博物館、中航國際大廈、國家體育館等場館拆除美化圍欄4913.6米。同時取消奧林匹克公園開閉園時間,取消對入園遊客安檢、禁止自行車入園等管理措施。
「最近,騎行成了打卡奧林匹克公園的新方式。」該負責人介紹,公園推出了7.5公里「彩虹」騎行路線,遊客騎著自行車,可以一次性打卡鳥巢、水立方等眾多場館地標。公園的自行車道旁邊還新增了咖啡簡餐、自行車出租及維修等服務及設施。
「瞧!我們騎車逛一大圈只要1.5元。」剛退休的市民張女士和同行好友感慨著騎車遊玩的便利,「以後可以常來了,不用擔心走得太累!」
北京奧林匹克中心區面積約11.59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首個「雙奧園區」,也是集體育賽事、會展中心、科教文化、休閒購物等多種功能於一身的綜合性市民公共活動中心。圍欄拆除,解除封閉管理,市民遊客出行更方便了。
從封閉到開放,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將為市民和遊客帶來更愜意的遊覽體驗。這座「無界公園」今後會更美更舒適,真正成為無邊界、全時開放的首都城市中央公園。(朱松梅 夏驊/文 程功/攝)
化工橋舊貨市場週末開夜市
老物件吸引年輕人撿漏淘寶
近日,朝陽區化工橋舊貨市場內新開張一處夜市,彙集了上百個攤位,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前來撿漏、淘寶。
傍晚,化工橋舊貨市場門前的顧客熙熙攘攘,不少人直奔新開張的夜市而來。這處夜市位於市場的地下二層,上百個攤位琳琅滿目,有圍滿了中老年人的文玩雜項,也有年輕人喜歡的卡牌徽章。攤主們或鋪上布就地擺攤,或搭起小桌子,每個攤位都有一盞明亮的小燈,夜市氛圍濃厚。
煙斗、沙包、搪瓷缸子……夜市中最吸引人的還是這些老物件。一位攤主帶來了自己珍藏的一本1988年的《中國分省公路交通地圖冊》,其中不少地名線路都與如今大不相同,吸引了不少市民圍觀。「那時候這小冊子賣3塊,現在我10元出,大家可以看看勒!」
讓不少遊客驚喜的是,在夜市中央區域,王四營有名的網紅切糕大爺「切糕李」也現身攤位,同時還開了直播,不少年輕人現場買塊切糕嘗鮮邊吃邊和大爺聊天。李大爺已在北京賣了35年切糕,2022年因短視頻走紅,很多人被他獨特的性格和「刀法」所吸引。「大爺比我想像中親切,切糕味道名不虛傳!」一位顧客說。
石膏畫、刺繡掛件、自製髮簪……夜市也給了手工藝愛好者一個展示交流的平台。一位攤主售賣自己製作的鉤織擺件,每個卡通造型都惟妙惟肖,吸引了不少人選購。「我學鉤織20多年了,像這樣一個豌豆射手,要鉤兩天完成。之前我還在潘家園、大柳樹擺攤,如今來化工橋半個月了,這裡環境好,擺攤不怕颳風下雨。」這位攤主說。(張雪)
朝陽美食觀光巴士啟動試運營
朝陽美食觀光巴士日前開始運營,這是北京首個能在車上實現烹飪的移動餐廳。
美食觀光巴士將美景、美食、美車相結合,觀光線路全長40公里,途經奧林匹克中心區、亮馬河文化經濟帶、三里屯、CBD等區域,遊玩時長約2小時。觀光巴士為雙層,二層共設置24個座位,且全部靠窗,保證最佳觀景視野,遊客可預約乘坐。
觀光巴士也是一間移動美食餐廳。米其林入選餐廳、黑珍珠一鑽餐廳——沃夫岡牛排館為美食觀光巴士推出專屬創意菜單,遊客能夠品嚐到安格斯牛慢烤肉眼、超厚焦脆培根等美食。(朱松梅 單藝偉/文 程功/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