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綿陽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召開

2024綿陽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召開

6月24日,2024綿陽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在梓潼召開,大會旨在全面落實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堅定信心、把握機遇、主動作為,加快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更好助力新時代新徵程綿陽現代化建設。
近年來,綿陽搶抓機遇、積極作為,深入推進「文旅+百業」和「百業+文旅」融合發展,不斷豐富文旅產品,持續濃厚文旅氛圍,最大限度釋放文旅需求,加快培育文旅發展新優勢,文旅消費升溫升級,綿陽文旅發展呈現良好態勢。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做好文旅工作,綿陽提出,要堅持守正創新、提質增效、融合發展,不斷完善現代旅遊業體系,加快行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著力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持續提升綿陽文化影響力、旅遊吸引力和文旅產業競爭力,加快建設成渝文化副中心和涪江流域文旅中心。
會上,梓潼縣、平武縣、涪城區以及演藝企業代表、鄉村文藝人才代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代表分別作交流發言。會前,與會人員前往狀元第文化旅遊特色街區、「漢江韻」紅色歷史建築保護利用項目、四川兩彈城博物館和航天科技館進行實地考察。

旅發大會參會嘉賓實地考察調研

 文旅融出新天地 且以詩意赴遠方
  ——綿陽市推動文旅融合綻放多彩魅力

「九寨後山」王朗自然保護區、古柏參天七曲山、「鄉村最美的樣子」石椅羌寨……風光旖旎的自然山水千姿百態;
哪吒文化、羌歷新年、白馬風情節、文昌廟會、雎水踩橋……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動特色鮮明;
嫘祖文化、大禹文化、三國蜀漢文化,李白文化、文昌文化、鄧禹平詩歌文化……多元歷史文化魅力經久不衰。
秀美的自然風光與多彩的人文風情、厚重歷史底蘊在這裡不期而遇,綻放出絢爛的光彩;文化與旅遊交織融合,譜寫共赴「詩與遠方」牽手相伴的新天地。
作為四川第二大經濟體、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第三城,近年來,綿陽遵循「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總體要求,積極謀劃新佈局、拓展新業態、建設新高地,聚力打響「科技之城」「李白故里」「熊貓家園」3張名片,不斷書寫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的新篇章,全力打造成渝文旅副中心和涪江流域文旅中心。

綿陽江油李白故居

文化為魂 打造詩意山水
「記得江東詩句好,淡煙喬木是綿州」。如果你來綿陽旅遊觀光,這裡重巒疊嶂的山、回清倒影的水,讓你沉醉不知歸路,醉在三江岸邊吹來的習習晚風,醉在羅浮山中金戈鐵馬的戰鼓之聲,醉在仙海湖上被魚兒驚起的陣陣漣漪……
作為大九寨國際旅遊環線東線上的重要節點,綿陽是東線進入九寨溝的必經之地,可分別從江油或北川至平武到九寨溝。九環東線旅遊資源豐富,風景名勝眾多,讓人目不暇接。
北川境內多奇山秀水,登國家4A級旅遊景區九皇山,能領略羌韻、奇石、雲海、溫泉、冬雪之五絕;游養生勝地藥王谷,可品味千年傳統醫藥文化的源遠流長,體驗中醫藥養生藥浴的神奇。
在大山深處的平武縣城,有著掩隱於黛色參天古柏叢中的報恩寺,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木結構建築群之一。探秘國家自然保護區王朗,這裡有著雄渾勁健的自然風貌,是野生大熊貓棲息地的重要走廊地帶,還有著川西北保存最完整的原始森林,粗大的冷杉、雲杉、紅杉直指雲天。
山水為基,文化為魂。行走在綿陽,觸目的青山綠水如詩如夢,盡顯生態宜居之美;沁心的人文氣質至情至真,蘊含中國科技城之韻。

綿陽城三江交匯

行吟其中 感受文旅共鳴
「文旅」在「旅」也在「文」,如何更好推動文旅融合,提升旅遊供給的「文化味兒」,是綿陽文旅融合發展一直在求解的「必答題」。
遊客追求的不僅僅是簡單的留影紀念,更是對旅遊目的地文化和歷史的深度體驗。在綿陽,非遺進景區展演成為一種常態,景區通過「非遺+旅遊」的形式,將景區變身「非遺博物館」,古老的非遺文化由此真正「動」起來、「活」起來、「熱」起來,通過傳承人、文字、圖片、影視、器具實物、現場展示等,遊客可以沉浸式感受非遺。

綿陽北川巴拿恰

不僅如此,綿陽還以城為盟、以文為媒、以旅為脈,加快推動綿陽特色文旅品牌「走出去」,持續開展「文化三推」(城市品牌推廣、文化藝術推介、文旅產品)活動,帶著豐富的文旅資源和文旅融合「新招式」,今年已先後奔赴廈門、杭州、青島、重慶多地,以走南闖北的姿態推動文化「破圈」,謀求發展「破題」的新路徑。
近年來,綿陽的文化符號星光閃耀:原創音樂劇《將進酒》引領觀眾穿越時空,與詩仙李白共舞;情景宣講《記憶裡的「兩彈一星」》《英雄·豐碑》先後走進中央國家機關、全國重點高校,再現「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精神,點燃了愛國心;綿陽市首個獲得「國家藝術基金」支持的原創多媒體兒童劇《哪吒》已在全國巡演230餘場;《歸來明月》等多部原創劇目在全國各地巡演。
放眼望去,綿陽正以「文化」的方式打開,讓綿陽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璀璨奪目的文化瑰寶去擁抱更多的城市,讓文旅資源在「走出去」中尋求更廣泛的機遇,以主動出擊之勢推動文旅深度融合。

 

  四川兩彈城博物館、航天科技館對外開放
6月24日,「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助力科技自立自強」主題活動舉行,鄧稼先之子鄧志平向四川兩彈城博物館捐贈鄧稼先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證,這件實物在當天對外開放的四川兩彈城博物館展出。當天,航天科技館也同步對外開放。
四川兩彈城博物館位於梓潼縣「中國兩彈城」,博物館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展廳面積1萬平方米,以「兩彈」發展歷程為主線、「兩彈」研製為重點,「兩彈一星」精神為內涵,通過文物、藝術作品、模型、珍貴圖片及影像視頻、多媒體等多元展示手法,全方位再現中國「兩彈」研製歷程,讓參觀者真切感受「兩彈一星」精神的深刻內涵。

兩彈城博物館和航天科技館

在四川兩彈城博物館一樓大廳,左側是反映「兩彈一星」精神的「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標語和「兩彈一星」功勳獎章,正面的大國功勳紀念浮塑由23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的雕塑組成。中庭陳列的是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東風二號」導彈以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模型。在大廳盡頭是「撼世核力量——核能科普展」,分探秘核能世界、步入核武器時代、核能利用等部分,對核能的基本原理、應用領域、核能安全與保障措施進行展示,讓參觀者近距離感受科技的力量與魅力。

航天科技館

博物館的二樓、三樓是基礎陳列展《驚世偉業護國核盾:中國核武器研製歷程展》,分命運決策、紅雲沖天、青山鑄劍、續寫輝煌、精神永存五大部分,通過大量實物、圖片、資料、多媒體、視頻等,對我國「兩彈一星」研製歷史、科學家在梓潼研製「兩彈一星」的經歷等進行全面展示。在四川兩彈城博物館臨展廳,「兩彈元勳鄧稼先——鄧稼先院士誕辰100週年主題展」也正式開展。
當天對外開放的航天科技館,位於四川兩彈城博物館對面,該項目有艦橋街區、緊急傳送、月球基地、飛向火星、火星往事、grox資料室、火星救援、無盡宇宙、最後的冒險九個展區,是利用聲光電、軌道車、密室逃脫、穹幕影院等多種先進的多媒體技術,打造的全國首個基於未來的沉浸式航天文旅探索體驗項目。

擴大文旅交流「朋友圈」
  綿陽市文旅資源推介暨文旅產業發展交流會舉行

6月23日下午,綿陽市文旅資源推介暨文旅產業發展交流會在仙海區舉行。40家國內頭部文旅企業和旅行商代表共聚一堂,開展行業內合作交流,共同開創發展新機遇,共謀綿陽文旅產業新未來。
與會嘉賓觀看了綿陽城市宣傳片《相期吾鄉只此綿陽》。隨後,綿陽文旅資源推介以表演的形式,讓嘉賓們直觀地感受綿陽豐富的旅遊資源,現場掌聲不斷。
交流會現場進行了綿陽市文旅消費促進政策及產品線路推介,展示了我市文化旅遊消費潛力。攜程集團、首旅集團、開心麻花、綿陽方特、博濤文旅等文旅企業代表進行了主旨發言,各文旅企業和旅行商代表圍繞新形勢下文旅市場發展趨勢、創新文旅產品供給、宣傳營銷方式、文旅消費場景、旅遊服務方式等主題分享經驗,為綿陽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

綿陽文旅資源推介

「這次來綿陽,先後去了安州、北川、平武、江油、遊仙、仙海等地,一路走來,感受到綿陽旅遊日新月異的變化,以及綿陽各級文旅部門對文旅產業的高度重視和發展決心。」四川省中國國際旅行社副總經理陳洪濤表示,希望深度參與綿陽文旅產業發展,進一步加強與綿陽各縣(市、區)的對接合作,開發出更加多樣化的文旅產品,把綿陽更好地推向全國、推向世界。
「我們非常期待開心麻花的首部科幻電影《獨行月球》,可以和兩彈城等有更深入的合作。」上海開心麻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文旅拓展製作人鄒潔表示,將利用開心麻花的喜劇製作優勢,用喜劇的語言製作出受年輕人歡迎的產品,達到科普的目的。
據瞭解,綿陽將借助文旅全產業鏈頭部企業的專業力量,重點落地劇場演藝、音樂節會、酒店民宿、文體賽事等優質文旅項目,打造綿陽文旅消費新場景、新模式、新業態,培育市場認可的精品旅遊線路、出台促進文旅消費的系列政策、營造達人「種草」的熱烈文旅氛圍,將九環東線的過境「流量」轉化為「留量」,不斷提升綿陽的影響力、吸引力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