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世界佛教論壇 72國家地區參與
第六屆世界佛教論壇正式開幕儀式於15日晚8時在浙江寧波彌勒道場雪竇山彌勒聖壇舉行,論壇為期3天(15日至17日),台灣佛教界相關代表140人出席,大陸政協主席王滬寧、統戰部部長石泰峰、浙江省委書記易煉紅等出席,自全球72個國家和地區的上千人參與盛會,實為佛教界盛事。
正式開幕儀式於晚間8時在雪竇山彌勒聖壇舉行,典禮莊嚴肅穆大陸政協主席王滬寧致辭表示,和平、和睦、和諧是中華文明五千多年來一直傳承的理念,中華文明以開放包容聞名於世,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和而不同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正確道路。
王滬寧說,中華文明以開放包容、兼收並蓄,主張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倡導求同存異、尊重包容、追求和諧相處,應該尊重文明多樣性;中國奉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鼓勵和支持宗教界在獨立自主、平等友好、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開展對外交往,推動不同文明交流對話成為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樑,維護世界和平。
王滬寧表示,本屆論壇以「同願同行·和合共生」為主題,是展現中國佛教開放包容、推動世界佛教文化傳承發展、加強人類文明交流互鑒的一次盛會。佛教主張慈悲平等、和平寬容、中道圓融、眾善奉行,希望廣大佛教界人士弘揚佛教優良傳統,凝聚向上向善力量,推動不同文明交流對話,共同為世界和平發展、人類文明進步貢獻智慧和力量。
本屆論壇的舉辦地寧波雪竇山是彌勒道場,也是佛教高僧太虛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的發祥地。
第六屆世界佛教論壇正式開幕現場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佛教界人士,中國、日本、韓國、印度……還有不少非洲國家的佛教界代表。
三大佛教文化展 寧波奉化彌勒博物館揭幕
【記者蔡叔涓寧波採訪】備受矚目的第六屆世界佛教論壇寧波舉辦,與佛教相關的三大文化展也在寧波奉化彌勒博物館揭幕,「和合共生——世界佛教文化藝術展」、「同願同行——中國佛教傳承發展主題創作展」、和「翰墨佛緣——中國歷代繪畫大系」佛教藝術珍品展等三大主題同步展出。
本次展陳以「同願同行 和合共生」為主題,共展出各類展品3000餘件,其中三大主題展共展出文物73件,皆來自故宮博物院、首都博物館、山西博物院、陝西曆史博物館等64家全國各地博物館及文物保護單位,多維度展現出世界佛教文化精髓和佛教中國化歷程。
另有2974件其他各類藝術品,全面展示佛教文化發展成就。其中,「同願同行」主題展的壓軸之作——「梵山聖境」長卷備受矚目;該作品以中國畫特有的「遊目騁懷」的觀物方式徐徐展開,展現了舟山普陀山、寧波雪竇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山西五臺山的四季變化。全卷融名山勝水、古剎聖跡、時代風貌為一體,將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會貫通。
本次展陳充分利用現代資訊技術手段,多媒介藝術的結合和新技術的創新運用隨處可見,數位化展陳形式或內容占總面積的22%。
為增強觀眾的互動性和體驗感,展出上充分利用現代資訊技術手段,運用裸眼3D、全息投影、多媒體交互、岩彩動畫等高科技,全方位、立體式的現了一個充滿故事性與時尚感的佛教文化體驗空間。
同時,策展者將多媒體影像作品《名山聖影》鋪設在山水長卷周圍,以名山聖地和佛像的三維建模和數位化重建,構建全景式體驗。據悉,「和合共生——世界佛教文化藝術展」、「同願同行——中國佛教傳承發展主題創作展」,「翰墨佛緣——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將持續至明年4月。
寧波奉化雪竇山彌勒道場 高僧輩出
雪竇山是浙江寧波奉化5A級景區,國家森林公園,浙江省省級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山靈水秀,人文薈萃,被譽為「四明第一山」。
雪竇山位於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溪口鎮西北,為四明山支脈的最高峰,海拔800米,有「海上蓬萊,陸上天臺」之美譽。
雪竇山景區以雪竇古剎和千丈岩瀑布為中心,四周圍環列,東有五雷、桫欏、東翠諸峰;西有屏風山;南有天馬、翠巒;西南有象鼻峰、石筍峰、乳峰,中間是一片廣闊的平地,阡陌縱橫,山水秀麗,氣候宜人,有千丈岩飛瀑、妙高臺、徐鳧岩峭壁、商量崗林海、三隱潭瀑布等景觀。
雪竇山歷史悠久,晉代就已開山,歷經唐宋元明清,香火旺盛,高僧輩出。自來便是佛教聖地,歷代高僧大德紛紛在此修行弘法,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和珍貴的佛教典籍。
雪竇山佛教底蘊深厚,寧波素有「四明三佛地」的美譽,也是大陸五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彌勒佛的道場。
山上眾多道場沿山而建,隨勢賦形,莊嚴古樸,環境清幽,梵音繞樑。沿中軸線依次有天王殿、彌勒殿、大雄寶殿及法堂等。雪竇山是公認的彌勒應跡聖地、根本道場。
「雪竇寺」是千年古剎,1932年太虛大師就任雪竇寺方丈,弘揚「慈宗」,並將雪竇山奉為佛教五大名山之一,奉雪竇寺為彌勒道場,首倡雪竇山為佛教五大名山、彌勒道場。「雪竇寺」作為大慈彌勒應跡道場,不僅是傳說中布袋和尚弘法之地,更有歷代祖師彌勒示現的記載。
彌勒佛,在佛教中佔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被視為未來佛,即在釋迦牟尼佛之後將成佛的菩薩。據傳奉化是中國化彌勒化身——布袋和尚出生、出家、弘法、圓寂和歸葬之地,彌勒文化淵源深厚,是「中國彌勒文化之鄉」。
「人間佛教」乃指人人皆可成佛,以人為本,立足服務於社會。由太虛大師首提「人間佛教」轉而至趙樸初居士、印順法師,星雲大師等,共同完善了這種以人為本的人間佛教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