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莆人歸心 攜手同行共圓夢

天下莆人歸心 攜手同行共圓夢

10月30日第七屆世界興安同鄉懇親大會暨第八屆世界莆商大會召開

金秋時節,圍繞這一主題,莆田開了一場鄉情濃郁、群英薈萃的盛會。
據新聞媒體報導,10月30日,第七屆世界興安同鄉懇親大會暨第八屆世界莆商大會召開。
其一,規格高。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林文斌,市委書記付朝陽出席大會並講話,市長戴龍成主持。

第七屆世界興安同鄉懇親大會暨第八屆世界莆商大會重點項目簽約現場。

其二,鄉情濃。大會名稱有「世界」二字,從海內外回莆的約800位「興安」同鄉和莆商精英齊聚一堂,鄉音裊裊,鄉情融融。
很多人都知道,莆田古稱「莆陽」「興化」。其實,這次大會名稱中的「興安」,也是莆田的古稱。這背後,承載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悲壯歷史。南宋末年元兵南下,莆田陳文龍堅守民族氣節,頑強抗爭,兵敗被擒,絕食殉國。後來,陳文龍從叔陳瓚收復興化軍城。興化軍升為興安州。元朝滅宋後興安州改為興化路。「興安」歷史雖短,但也是莆仙人喜歡的一個別稱。港澳台莆仙同胞和東南亞莆仙僑胞尤為鍾愛「興安」一名,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菲律賓等地建有幾十所「興安會館」。
其三,商機湧。會上專門安排了莆田市產業招商推介環節,舉行了重點項目簽約儀式,集中籤約了12個項目,還有17個項目將在會議期間簽約完成。這些項目的落地見效,將為莆田綠色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莆田市第三屆民營經濟暨產業發展大會現場。(攝影 蔡昊)

顯然,廣招商、抓項目,發揮莆人莆智、莆商莆僑優勢,共同推動家鄉發展,是此次大會的重要內容。
而這也是莆田一直傾力主抓的大事、要事。
那麼,莆田為何如此重視莆商莆僑?
「同心莆田」公眾號提到,從莆田「走出了約179萬的華僑華人,遍佈世界五大洲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這是一個令人矚目的群體!這是一個充滿傳奇的商幫!
可謂「海內一個莆田,海外半個莆田」。
莆田,獨特的地理環境,孕育獨特的莆仙文化,造就莆田人勤奮刻苦的優良品質。人多地少,以前,有「界外人」打趣地說,守在鄉土,「海水都不夠喝」。
走走走,往外走。
闖天下,拼四方。
多少年來,眾多莆田人遠走異鄉,闖蕩商海。莆商莆僑創業的故事廣為流傳。

印尼力寶集團主席李文正回鄉出席圖書館揭牌儀式。(攝影 蔡昊)

比如,早年間,忠門人「肩挑蒸籠走天下」,在北方等地售賣蒸籠。改革開放後,他們敏銳捕捉商機,在木材、建材等領域做得風生水起。
「上車是蛋,下車是雞」,說的是上世紀80年代,新度養殖戶在銷售禽苗中,把孵化了十幾天卻尚未破殼的胎蛋提前裝車運往外地,抵達目的地時,這些禽苗正好破殼而出。從中可看到莆人之聰明、精細。
「有三更、沒半夜」,許多鄉親「揣著一趟路費」,走南闖北,白手起家,艱苦奮鬥。創業初期,有的人「白天當老闆,晚上睡地板」,甚至「最苦的時候一個人蜷縮在雪地裡睡覺」。那些遠走海外的鄉親在異鄉謀生,也是充滿艱辛。下南洋從事較為繁重勞動,省吃儉用攢下一筆本錢後,開始逐漸轉型發展起來。從中可見莆人之吃苦、勤勞。

家鄉味暖僑心

敢拚會贏,莆商莆僑創造了不少商業奇跡,湧現出許多商界翹楚。以至於有句話說「無興不成鎮,無莆不成市」。莆田成了中國著名僑鄉。
「走橋念志、食茄念蒂」,這是莆仙方言中表示不要忘本的俗諺。
走出去打拼的鄉親,不僅是時代的弄潮兒,更是支持莆田發展的中堅力量。他們無論事業做得再大,走得多遠,始終不忘家鄉,踴躍回鄉投資興業,參與捐資助學、結對幫扶、修橋鋪路等,以不同的方式支持家鄉發展,積極回報桑梓,踐行媽祖大愛精神。
在人氣旺盛的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一角,有一座2層的紅磚小樓,是原莆田縣僑聯辦公樓,經過修整,如今掛上「莆田華僑文化主題展館」牌子。天花板上,別出心裁地佈置了一張張「僑批」(海外匯寄至國內的匯款暨家書)。館內還以展板的形式,著重介紹了多位僑領情系家鄉的故事,且摘錄部分文字——
李文正,大力捐資和長期支持莆田學院,發起投資和建設湄洲灣火電廠,支持家鄉醫療、自來水廠等事業建設;
陳江和,捐建莆田市第一醫院惠妹門診樓和惠妹外科醫技大樓、莆田學院陳金榮教學樓、濠浦小學金榮教學樓等,投資創辦賽得利(福建)纖維有限公司;
黃日昌,關心家鄉經濟社會發展,在莆田興辦了首家中外合資企業,後又創辦了多家企業,捐資興辦了石庭小學和中學、華僑醫院等,設立助學基金、濟貧基金。
一樁樁,一件件,拳拳愛鄉之情溢於展板的字裡行間,讀來令人感動。而這樣的暖心事還有很多。

遊客在莆田華僑文化主題館參觀。(攝影 朱金山)

在莆田,「許阿瓊獎學金」家喻戶曉。1986年,莆籍愛國香港人士許國雄以母親名義創立了莆田首家獎教獎學機構——許阿瓊教育基金會(後更名為許阿瓊獎學委員會)。他們家族三代接力,熱心獎教助學。其一年一度的頒獎儀式,成為莆田教育界的一大盛事。38年來,共有3434名學生獲得許阿瓊獎學金。
在春節、元宵,莆商莆僑回鄉,捐資做公益更是蔚然成風。
就在前不久,一則消息刷屏:閩籍僑領、印尼國信集團董事長翁俊民和莆田學院附屬醫院簽署捐贈備忘錄,將向莆田市政府捐贈人民幣1億元,用於支持莆田學院附屬醫院建設腫瘤醫院大樓。另外,翁俊民也將向莆田學院捐贈人民幣200萬元。翁俊民被授予「莆田市榮譽市民」牌匾和證書。經查詢發現,翁俊民是李文正的女婿。他在莆田學院李文正圖書館報告廳,與師生面對面交流時謙遜地表示,「回到故地,並不是衣錦還鄉,而是飲水思源。」他反覆問自己,「還能夠為家鄉做點什麼?」
事業有成,不忘桑梓。莆商莆僑,走在支持家鄉發展的第一方陣。公開披露的數據說,民營企業貢獻了全市50%以上的固定資產投資、60%左右的稅收、70萬戶以上的市場主體、80%以上的地區生產總值、90%以上的企業數量。
顯然,每一個人,不管是老一輩還是新生代,身上都有鮮明的興化基因和血脈,都有精彩的故事,都能讓人深受感動。廣大鄉親樂善好施、回報家鄉,激發了同頻共振、同心同向的正能量。興化兒女共同成就了家鄉,莆人莆智、莆商莆僑是家鄉發展最大的底氣!
由此,說回這次大會,應該就能知道其重要性了吧。

僑居是海外鄉親在家鄉的根脈。(攝影 蔡昊)

2013年莆田曾評出「建市30年30件大事」,其中一件大事就是「1998年,首屆世界興安懇親大會在莆田召開」。
世界興安同鄉懇親大會、世界莆商大會自1998年和2004年舉辦以來,已成為海內外興化兒女懇親聯誼的重要橋樑、團結合作的重要紐帶、互惠發展的重要平台。兩個盛會再次召開,必將進一步激發鄉親們攜手加快建設綠色高質量發展先行市的激情和豪情。
通過梳理發現,莆田市委、市政府歷來高度重視莆商莆僑。
2023年2月,市委書記付朝陽率經貿代表團訪問印尼,走訪看望鄉親,舉行經貿懇談會,洽談合作項目,用「壺山蘭水萬里長,興化兒女志四方」「樹高千尺不忘根,情系桑梓映丹心」「風景獨是家鄉好,同氣連枝譜新篇」三句話,表達對在印尼鄉親的高度肯定和殷殷期望。
2024年4月,市委書記付朝陽率莆田市經貿代表團訪問西班牙、阿根廷、巴西,開展經貿洽談對接和友城交流合作,走訪看望在外鄉親,表示「莆人莆智、莆商莆僑是莆田最大的優勢、底氣和財富,也是最大的潛力、希望和未來」。
而2022年至2024年的每年「開春第一會」,就是民營經濟暨產業發展大會。

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承載著在外鄉親的家鄉記憶。(攝影 陳斌)

「栽好梧桐引鳳來,歸雁陣陣鳳還巢……走遍萬水千山,家鄉人民始終是你們最堅強的後盾和最溫暖的『港灣』。新的起點上,讓我們匯聚力量,相向而行,許產業一個未來,許莆田一個未來,一起向未來!」
「我們以一城之名向企業家致敬,傾一城之力助企業家騰飛,集一城之愛為企業家喝彩……希望廣大企業家思鄉情遠,把初心擦得更亮些,以感恩之心回報社會、戀祖愛鄉、反哺桑梓。」
「綠色發展其時已至,四城輝映其勢漸起,莆人莆智匯聚,莆商莆僑歸心,只要點燃每一個人的夢想和希望,競相成為動能澎湃的發動機,必將有力支撐和牽引莆田,在滾滾洪流中站穩腳跟、挺直脊樑,相互守望、崛起閩中!」
摘自3年大會上的這3段話,都飽含深深期許。

莆仙戲被譽為「宋元南戲的活化石」,是莆商和海外鄉親永遠的鄉愁。(攝影 蔡晨暉)

此次第七屆世界興安同鄉懇親大會暨第八屆世界莆商大會上,莆商莆僑的發言感人至深。以視頻形式參加的印尼力寶集團主席李文正表示「家鄉莆田是我心中永遠的牽掛」「我一直認為投資家鄉、建設家鄉是我們莆商應有的責任和擔當。從小我的祖母就跟我講,『出去是為了回來』。我把這句話一直銘記在心」。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總會長吳添泉表示,「無論我在馬來西亞生活了多久,我始終牢記自己最初始的根在哪裡。莆田,是我們永遠的精神家園」「我們海外華社和廣大海外鄉親將繼續發揮橋樑和紐帶的作用……為莆田的發展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今天的莆田,「一五二三四」工作部署漸次鋪展,莆陽大地處處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為莆商莆僑投資興業提供了更多的機遇。
市委書記付朝陽用三句話為莆商再出發鼓勁加油:第一句話,風流人物遍數,更加自信我是莆田人、我們都是莆田人;第二句話,風景這邊獨好,莆田是夢想成真、事業成就的最佳舞台;第三句話,風起正當揚帆,期盼天下莆人歸心、海內外鄉親心連心。
市長戴龍成發出「五個回」的倡議:第一個回是「感情回家」;第二個回是「信息回傳」;第三個回是「人才回鄉」;第四個回是「項目回流」;第五個回是「公益回報」。
正如大會主題「四海同聚話鄉音,攜手同行共圓夢」,回家與圓夢,莆田向海內外鄉親發出了深情的呼喚。
天下莆人歸心,家鄉一定會更好!
推動莆田發展,你我一起共圓夢!